一、团队介绍
李光顺教授负责的“物联网与网络安全”科研团队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学缘结构合理。团队聚焦物联网、网络安全,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4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二、团队成员

李光顺:博士,教授,博导,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者”,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山东省工程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核心成员,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山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大数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ACM中国济南分会执行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师范专委会副主任,日照市计算机学会会长,日照科技促进会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分会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Top国际期刊审稿专家,担任Cloudcomp、WASA等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项目3项,已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oT Journal、INFOCOM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检索32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4项。2013年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2022年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授课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吴俊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大工程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4年开始在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至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国际Top国际期刊审稿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等6项,在IoT Journal、INFOCOM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2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0项。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省厅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
黄宝贵: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主持并完成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曲阜师范大学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在软件学报、China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4篇。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4)、202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5)。主编《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材一部,以副主编参与《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等教材建设。指导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获得包括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奖项20余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马春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网络工程系主任,日照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学生就业指导教师,2024年首批获得“我喜爱的曲园好老师”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青年基金1项、国家面上重点研发项目1项、其他省厅和校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软件学报、国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SCI/CCF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主编撰写《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MySQL版)》、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Visual FoxPo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专业教材,参编其他专业教材若干部。主持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1项,主持建设金课堂课程1项,获校级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1项,在《中国教育报》等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各1项、参与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
张秀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及其在物联网、无人机、区块链等各领域的应用,侧重无人机参与的无线网络各层次安全保障。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17年06月至2018年07月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访学一年,师从世界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Ding-Zhu Du先生。主持并完成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曲阜师范大学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在软件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s、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与蓝桥杯国赛等竞赛并获奖。
姚艳: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体工作流、业务过程协同、边缘计算、协同计算等。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师从曹健教授。博士期间曾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进行访学研究,合作导师为Prof. Boualem Benatallah。本硕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师从禹继国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领域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通信作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多个国家级项目。目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委会(CCF TCCC)执行委员,担任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期刊学术编辑,还担任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袁玉卓:博士,硕士生导师。202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时空序列预测,嵌入式及FPGA开发应用。目前主持山东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日照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校级实验教改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各一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入选封面文章1篇,编辑精选文章2篇,并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著作两部,《FPGA自学笔记-设计与验证》与《FPGA设计与验证》,经过多次再印获得了师生认可。
邱德府: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致力于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和计算机视觉,2024年12月在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海外华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秘书。于2022年获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以第一作者在TMM、TCDS、IEEE JBHI、IEEE IOTJ和FGC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中国矿业大学“未来科学家计划”项目1项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荣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