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团队 人工智能 正文
人工智能科研团队

2025-05-17 点击量:

一、团队介绍

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共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团队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药物协同预测智能计算、数据挖掘等领域,致力于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多模态数据分析及智能诊断系统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平台智能系统及云边端协同架构、智慧医疗、工业检测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包括领域内顶刊/顶会论文150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二、团队成员

尚军亮: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A类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委委员,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者”,日照曲阜师范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理事长、副主任,日照数据资产研究院副理事长。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8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人工智能咨政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发表59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3项。主持数据集成与仿真推演平台、数字化监测和智能化管控平台等课题。

张元科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委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体视学学会会员,IEEE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山东省数据安全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16月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1年先后于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等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包括顶级期刊IEEE TMIIEEE TCIIEEE TNS等在内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IEEE TMIIEEE TIPIEEE JBHI等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倪建成:工学博士,教授,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山东省计算机类专业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理事,济宁计算机学会会长,CCF高级会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计算药理学。

闫超:博士,副教授,2003年获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推荐系统。主持并完成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项,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省软科学计划项目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两项;以首位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0篇;主编教材1部;首位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主持开发了孔子世家谱数字化管理系统、孔林数字化系统、三维车辆维修仿真系统、中国农业购销网等多个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

袁莎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于山东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4项。已在JBHITNSRE,IJN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指导学生获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省二等奖,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国家三等奖等。

王瀚祥海外归国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农业科学的交叉领域,20238月在韩国世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于2024年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荣获国家青年储备人才称号。此前,于2021年成功申请并获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 在学术成果方面,累计发表SCI论文25篇,其中13篇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论文总引用量超过2300次。

邱德府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致力于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和计算机视觉202412月在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海外华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协会秘书。于2022年获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以第一作者在TMMTCDSIEEE JBHIIEEE IOTJFGC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1、中国矿业大学未来科学家计划项目1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荣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荣誉。

厉彦芬海外归国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于2017年作为交换生赴韩国世宗大学(Sejong Uuniversity)交流学习,并于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 20238月毕业于韩国世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攻读博士期间,曾参与韩国重点研发项目多项。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共计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中科院一区TOP 2篇,中科院二区TOP 1篇,中科院二区1篇,中科院三区2篇),以共同一作身份发表中科院一区TOP论文2篇。

魏冰冰博士,硕士生导师202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目标跟踪等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相关任务。以第一作者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NeurocomputingSCI顶刊发表论文4篇。 曾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现主持山东省青年基金《中近程反无人机光电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一项,是Electronics期刊的技术计划委员会成员。教学方面,承担《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最优化算法》等课程。

任倩倩博士,硕士生导师2018年获山东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并于2022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以及生物计算。

三、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

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创新算法,研究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及自主学习机制。团队致力于开发跨平台智能系统与云边端协同架构,推动AI技术在智慧医疗、工业检测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关键技术包括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强化学习策略设计,以及面向复杂任务的端到端智能系统开发。

2.计算机视觉

专注于图像/视频的识别、分割与理解,研究目标检测、三维重建及行为分析技术。团队在工业质检(如缺陷检测)、安防监控(实时行为识别)等领域形成特色,结合轻量化模型与高精度算法,提升视觉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与实时性。

3.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

利用AI技术对CT、MRI等医学影像进行增强、分割与特征提取,开发病灶自动检测与辅助诊断系统。团队研究方向涵盖肿瘤定位、影像组学分析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目标是通过智能算法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4.药物协同预测

基于深度学习与生物信息学,构建药物组合效应预测模型。团队研究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多源数据(基因组、药理数据库)分析,加速新药筛选与老药新用,降低实验成本,为精准医疗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5.智能计算

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实时计算需求,研究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及并行优化技术。团队开发适应云边端协同场景的智能算法,优化算力分配与能耗效率,支撑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低延迟、高并发应用。

6.知识挖掘

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潜在模式与关联规则,研究聚类分析、时序预测及异常检测技术。团队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行为分析(如推荐系统)、商业智能(市场趋势预测)及工业数据价值挖掘,助力企业决策与流程优化。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烟台北路80号  276827

Copyright © 2021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QQ公众号

QQ公众号

学院抖音号

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