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团队 大模型技术创新及应用 正文
大模型技术创新及应用团队

2025-05-17 点击量:

一、团队介绍

马跃峰副教授负责的“大模型技术创新及应用”团队共有成员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

二、团队成员

马跃峰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聚焦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研究,主要包括图表示学习、多模态融合、社会计算、脑科学、行为分析及工业检测,发表IEEE TNNLS、TKDE、ICME、CIKM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10余篇,获202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次)、202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一位次)、2023年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位次)、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三位次)、2020年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一位次),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等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1项。

李良知: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海外优青。华南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并于2019年在日本室兰工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于大阪大学担任研究员(2019-2021)及助理教授(2021-2022)。李良知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可解释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等,在相关领域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日本3项、中国2项),并曾获得IEEE札幌区最佳论文等奖项。

王心水: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理论和跨模态融合。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6篇,获202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202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4)、2023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5)、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6项。

宋扬: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大语言模型技术、语言认知与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与检索,获国际顶赛TREC 2015临床决策支持赛道冠军、欧洲顶赛CLEF 2015健康信息检索冠军,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7项,在INS、KBS、TIM等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牛昭峰:讲师,曲阜师范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深度预测、三维重建等,曾任日本IEEE学生分会主席,研究成果发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权威期刊及会议。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大语言模型聚焦大型语言模型的建模、效率、安全性与能力边界研究。探索大语言模型构建及调优、模型剪枝与压缩、推理成本优化、对抗攻击与防御、模型能力评测及知识检索增强等关键技术,以提升大型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与可靠性。

2、可解释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 专注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智能、自然语言理解、文本理解及其可解释性。研究内容包括提升视觉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探索模型内部决策机制以增强可解释性、视觉上下文学习以及跨模态情感分析、对话自动生成相关技术,并可面向领域进行自然语言问答;研究常识与知识的表示与生成,通过语义和知识计算,为更充分地理解信息、匹配信息提供处理方法等,致力于构建更值得信赖和易于理解的AI系统。

3、大模型拓展应用:智慧医疗, 致力于将前沿AI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研究方向涵盖三维重建、医疗影像分析、电子健康记录的表征学习、医疗视觉问答以及医疗领域信息可信度评估,以辅助临床决策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社会计算,致力于利用大模型技术对社会网络、企业管理、人类行为进行建模分析,提升社会管理的效能;工业计算,利用大模型的推理、理解能力,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自适应管理和控制,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为双碳目标、节能减排提供支持。

4、无线通信理论聚焦6G通信关键技术如智能超表面(RIS),包括构建高效信道估计模型、波形设计、资源调度与分配算法等。利用AI中的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优化RIS反射相位配置和信号处理算法,以动态适应无线环境变化,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和安全性。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烟台北路80号  276827

Copyright © 2021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QQ公众号

QQ公众号

学院抖音号

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