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3+2)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Network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903
方案制定负责人:李凤银 方案编写执笔:刘效武
网络工程专业设置在日照校区计算机学院,2018年始设,是工学学科门类中计算机类中的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也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卓越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骨干。网络工程专业主要提升学生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想,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建设、管理运维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设计与建设、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网络安全防护与性能分析、信息安全分析与实施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与理论,面向21世纪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景,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能主动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了解与其它学科(如通讯、自动控制)的交叉应用,掌握现代通信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等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形成计算机网络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能力的基本能力。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基本知识要求
(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读、写、听、说的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外语水平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2)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4)掌握TCP/IP的协议架构和协议分析的基本知识。
(5)掌握常见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6)掌握常见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基础知识。
(7)掌握传统计算机网络规划、管理、实施的系统方法。
(8)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性能分析、网络管理等工程实用技术。
(9)了解网络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
2.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4)具有诚信意识,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3.基本能力要求(含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对应职业资格证书,未来发展方向,专业就业能力、行业拓展能力等)
(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具有阅读、翻译、听说和写作等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能从事网络工程领域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特别是设计、开发、部署、实施与管理网络工程和网络应用系统的技术实践与技术应用能力。
(4)具有从事网络工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工程意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网络工程项目的知识与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具有独立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跟踪国际最新网络技术发展动态和接受网络新技术的能力,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
(7)具有善于自我设计、自我推销,能够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能够自主择业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基本学制2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2~4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80学分。国(境)外留学生可免修通识必修课程。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核心课程
大学物理、网络工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密码学、网络信息安全等。
(三)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数通实训(华为)、云计算实训、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布线综合实训、数据结构实训、JAVA实训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论文(设计)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一般依托所学习的某一门课程进行,在第2学期安排1篇。完成并符合要求,每篇计2学分,共2学分。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般安排在第2学期进行,用时10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10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安排在第3、4学期进行,用时8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6学分,并于第4学期完成答辩工作。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