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专业代码:080717T
方案制定负责人:李光顺 刘效武 方案编写执笔:雷玉霞
一、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专业设置在计算机学院,是工科学科门类中计算机类中的本科专业。2019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以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日照市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紧跟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前瞻性系统理论与前沿性工程技术方法,深化学科交叉,强化多主体协同育人,构建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以“双师型”教师为支撑的、以全过程多维度评价体系为保障的、以反思优化为提升机制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所培养的人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伦理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立足于国家智能战略及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贯彻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培养系统掌握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创新意识好、应用能力强的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集成与应用和管理工作。毕业生在未来5年预期达成以下目标:
1.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人工智能工程实践中能坚持社会道德和公众利益优先。
2.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人工智能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具有坚实的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和专业技能。
3.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对复杂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宽广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工智能专业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二)毕业要求
系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方法和工具,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人文与计算机专业素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具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机器学习以及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为特色的知识技能。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等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解决人工智能工程应用领域中知识表示与获取、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在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的构思与设计阶段,通过文献调研、数学建模、实验试验、工程推理、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应用整合思维,准确识别、分析和表达人工智能工程应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识别和判断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与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系统或模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原理,采用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数学建模等科学方法,应用整合思维方法,对复杂人工智能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条件假设、数据提炼、信息综合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在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过程中,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开展产品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当前技术与组件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人工智能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人工智能、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和评价针对人工智能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过程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化改进的建议。
8.[职业规范]能够理解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知识的内涵,并在人工智能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职业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法定或社会约定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项目团队中,以及在人工智能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开展有效的工作。
10.[沟通]能够就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够在人工智能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掌握自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不断学习新兴技术和适应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