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历史代表人物:
张太雷(1898一1927),中国共青团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他积极奔走于京、津、沪,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1922年5月张太雷主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致开幕词。参与起草团纲、团章和其他一些决议案,张太雷在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 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张太雷当选为总书记。
俞秀松(1899.6~1939.2),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组织中国第一个先进青年的政治团体——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任书记。5月,参加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兼经济部主任。9月,任团中央书记。同时,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施存统,是早期共产党人和青年团员中,为大家熟悉的党的青年工作领导者。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创建,同他的名字和努力密切不可分。施存统在纪念号上发表重要文章《“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透彻地剖析了工读主义,总结了两大教训。他的言论与行动,教育与带动了一批有志改造中国而认识模糊、主义不明确的进步青年,投身革命行列。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施存统为书记。
高君宇(1896—1925),北京和太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他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
黄爱、庞人铨(1922年1月),长沙华实公司第一纱厂工人在湖南劳工会及其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黄爱、庞人铨领导下举行罢工。湖南省省长、军阀赵恒惕派出军警,于1月16日深夜将黄、庞秘密逮捕,第二天在长沙浏阳门外杀害。黄爱、庞人铨是中国工人运动中最早牺牲的青年团员。
新时代的团干代表:
王艳琴:用微信培育核心价值观
王艳琴是共青团澄迈县委书记,一年前她对微信知之甚少,也不玩微信,一年后却因为工作需要成为了微信达人。她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微信打开青少年团员的心扉,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信达人王艳琴
“一年前,我没有想过微信会成为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现在,只要开会有什么重要的精神,我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微信群里,和团员一起分享共青团工作的一些动态。”王艳琴说,共青团肩负着服务青少年、发挥青少年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可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青少年,准确把握青少年的需求,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
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王艳琴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她说,在工作中发现当下青年人特别喜欢玩微信后,共青团澄迈县委就开始根据微信平台“青年性”和“时尚性”的特点,打造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澄迈共青团系统共开通微信公众平台2个,创建微信讨论群(组)1346个,联系团员青年5.7万余人,微信群已覆盖90%的团员青年。
王艳琴说,她的微信上现在就有30多个讨论群,只要一有闲暇就会不自觉地查看手机微信,看看大家对团委工作的讨论,听听团员的一些建议等等。虽然这样的“微信”工作会占用自己下班后的时间,但是却让她和青年团员之间的心更近了。“自从建立了微信平台和讨论组后,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青少年的诉求,一些青少年以前不好意思当面提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现在可以通过微信语音或者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是很好的事。”王艳琴说道。 “通过设计微话题、开展微活动,加强团员和团组织之间线上线下活动的互动,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同时,还可通过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起可亲、可敬、可学的道德榜样,用‘正能量’引领青少年倡导时代新风,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艳琴说道。
谭文豪:带着农情诗意扎根基层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
谭文豪来自三峡库区一个边远山村,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在校期间,曾任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及校园网络通讯社社长等,荣获“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基层优秀团干部”等荣誉。他的嘴边经常挂着一句话,“农大学子下基层,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幸福” 。立说立行,听从心的召唤,2012年7月底,签约高层次党政后备人才的谭文豪带着骨子里的浓浓“土味儿”开始扎根如皋,回归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增长才干。
这一年多来,从常青镇到石庄镇,从冒着酷暑走村串户、督查拆旧复垦进度到一头埋进党政办、撰写各类文字材料,谭文豪领略了雉水大地的乡土风情,也在接待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群众的喜怒哀乐。为了尽好责、履好职,他常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工作至今只回过老家两次。在他看来,只有“多花一点心思,多用一点时间,多做一些实事”,才能没有遗憾。2013年11月,谭文豪开始担任石庄镇团委副书记,同时协助党政办综合文字材料、党建信息及新闻报道工作。2014年4月,通过双向选择担任石庄镇人民政府党政秘书。2014年4月30日在如皋市青联三届一次全会上,谭文豪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并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团干部”。
受助助人,让爱传递
因家境贫寒,在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谭文豪一直受到多方资助。从2010年富平支农到2011年荔波支教,从义卖诗集捐助患癌恩师到毕业前夕把囊中不多的余钱捐给“学长助学金”,他一直怀揣感恩的心,尽管自己所做甚微。2013年5月,他和另外一位同事一起用微薄的收入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常青励志助学金”,专门资助西部贫寒学子。尽管每年送出的温暖十分有限,但贵在持之以恒、矢志不渝。他还经常与受助学生倾心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勉励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奋起之志”,将来一起传递爱心、温暖他人。
农情诗意,相伴前行
把爱心默化于字里行间,这是谭文豪的文艺之路。与诗歌结缘已有九年,从2011年11月加入重庆市云阳县作家协会到2012年5月出版个人首部诗集《在童话里流浪》,他始终铭记着“诠释真善美”的庄严承诺。以他为代表的流萤诗派也立志“用平凡且微弱的绿光孕育破茧而出的希望,一次次唤醒沉睡的心灵”。钟情诗歌创作的同时,谭文豪也一直致力推动青年文艺事业发展。兼任中国青年文艺学会宣传部部长的他直接参与策划了2012年6月的首届全国青年文艺高峰论坛、2013年7月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文艺高峰论坛,并先后在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发表专题文章10余篇,有力推动了“青年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013年10月经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谭文豪成为目前唯一一位以青年文艺理论研究进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的会员。
2011年10月以来特别是扎根如皋以来,谭文豪的诗歌创作也从“浪漫期”向“现实期”过渡,更多关注乡土人情和民生民风。正在创作的诗集《像风一样奔跑》分“帘卷西风”、“墨色风尘”、“栉风沐雨”、“风和日丽”四个系列,字字情真意切,满是肺腑之言。这部转型之作的方向就是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真情感染人、用爱心温暖人。
相信带着这份“农情诗意”,谭文豪的基层之路必将更加稳重和扎实,“青春殆尽再返乡”和“功成名就鬓白归”两句诗也正好为他的昂扬斗志做了无声的注解。
优秀援疆团干部 周剑 :架起赣新友谊之桥
新疆是美丽的、新疆是开放的,60年来,我们或目睹、或亲历了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杰出青年,怀着感恩之心、爱疆之情把自己的故事献给新疆,他们讲述着不同的新疆故事,体现了永恒的新疆精神,描绘着新疆宽广的未来……在此,本网特制作援疆干部系列励志人物访谈,讲述他们援疆的精彩故事,以纪念他们在新疆做出的贡献,弘扬援疆干部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
从江西九江到新疆阿克陶,距离是4805公里,在地图上看,几乎横穿整个中国版图。这一路,山高路远。然而对于援疆团干部周剑而言,却是对援疆梦的追寻。
从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到宣传新疆、建设新疆,1978年1月出生的周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青团干部的光辉形象,在赣新两地之间搭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历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江西省第九届青联委员的周剑,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赴新疆援建,任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团委副书记。他不畏艰苦、甘于奉献、虚心好学、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7月17日,周剑被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授予“优秀挂职团干部”。
山高路远,阻挡不了他的援疆梦
阿克陶县附近海拔4733米的红其拉甫口岸。 周剑供图
戴着眼镜,白净的脸膛、说话声音轻柔,初见周剑,给记者一幅书生气十足的印象。随着谈话的深入,周剑口才颇佳,幽默又不失沉稳。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一直是周剑的座右铭。2014年8月,当学校团委接到选派团干部赴西部县级团委挂职的通知后,37岁的周剑最先主动报名,并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江西首名赴新疆县级团委挂职干部,“我们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我也要带头去西部,才更有号召力。”
新疆阿克陶县位于中国西部边陲,西部、西南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县域面积2.42万平方公里,但该县96.4%为高山牧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全年干旱少雨,多风和沙尘。
九江到阿克陶的距离是4805公里,虽然山高路远,但周剑为了圆自己的援疆梦,毅然踏上了开往天山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