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901
方案制定负责人:李光顺、刘效武 方案编写执笔:张元科
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在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1995年开始招生,是工学学科门类下计算机类中的本科专业。本专业1995年起面向全国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本科生,授工学学位,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本专业依托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先进实验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专业内涵,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为满足“新师范”建设要求,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计算机教育教学为中心,立足山东、服务全国,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师德师风、浓厚教育情怀、良好科学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扎实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突出商人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师资人才。毕业生在未来5年预期达成以下目标: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具备高度教师职业认同感,热爱计算机教育事业,厚植教育情怀,成为“四有”好老师,当好中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2.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素养,善于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视野开阔,善于创新,科学探究能力强,能够独立开展各类教研工作。
3.具备正确的育人理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胜任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中学骨干教师。
4.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紧跟计算机学科前沿,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具有教学反思技能、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以及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能力,实现自我持续提升。
(二)毕业要求
通过本专业培养,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应用知识,并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养成良好的教师素养,掌握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等要求如下:
1.[师德规范]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书育人为己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能够依法执教,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2.[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认同教师职业。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具备积极的教师教育情感和教学育人态度。秉持人文知识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尊重学生,以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学生,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数学、电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支撑与促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学科核心领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以系统扎实的学科知识及科学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解决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
4.[教学能力]具备“三字一话”技能,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中学教师通用职业技能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准确理解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点,掌握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和信息技术学认知特点,有效实施、分析、评价和改进课堂教学,于实践中积累教学研究经验,潜心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熟悉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在班级工作实践中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应用中学德育原理、方法及中学生心理辅导技能,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6.[综合育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学品德培养、人格塑造及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三观”形成特点。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并将其与计算机教学活动有机结合,静心育人。能够充分了解学校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活动的育人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
7.[学会反思]紧跟信息技术学科国内外发展前沿,积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经验,具有不断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动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新要求,能够自主制定面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学会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8.[沟通合作]理解个人、集体和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在合作学习和小组互助中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小组活动中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拓展团队沟通和合作能力。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表
说明: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子目标的支撑用“√”表示。
三、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3~8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170学分。
四、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
计算机、数学。
(二)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电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
(三)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编译原理实验、算法与程序设计实验、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数据结构实训、人工智能实训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论文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托所学习的某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在第4、5学期安排2篇。完成并符合要求,每篇计1学分,共2学分。
(二)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是在学习课程教学论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其所学习的教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考察学习,以培养、锻炼专业教学能力。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用时4周,计2学分。
(三)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用时18周(含教育研习),计10学分。
(四)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并于第8学期完成答辩工作。完成并符合要求,计6学分。
(五)“五个十”综合素养拓展学习
每位学生大学四年至少阅读10部本专业国内外经典学术著作;至少阅读10篇本专业国内外经典论文;至少熟知10位本专业国内外大师名家;至少定期登录学习10个国内外著名专业网站;至少参加10次高水平学术活动等。撰写学习报告并存档。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学分分配表
说明:表中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的43学分中,含通识实践模块中必修课程实践教学的9学分;专业教育平台的103学分中,含专业实践模块实验(实训)的14学分。